有时候我挺好奇:“救人一命值几斤米?救皇帝一命能不能打个八折?”如果严格按“劳动量”来算,陈德当年替朱元璋挡了九箭,这可是把命都扔到湖里了;可几十年后,转眼让人家孙子陈子善流落街头,连口热饭都吃不上。这么算下来,人情债的利率,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陈子善怼在宫门前,八岁的小脸皱成一团,“我爷爷替你挡了九箭,我家为啥被抄?”这句质问,比一千个道德教科书都来得扎心。你说小孩子不懂事也好,说皇帝有苦衷也罢,关键问题还是:“救命之恩,到底值不值钱?”
鄱阳湖上的一幕,铁血水战,生死交情。陈德,朱元璋的好兄弟,憨厚得像个大铁牛。九箭穿身,换来朱元璋一条命,这不是“情分”,是把命押上了信用卡。但信用卡的透支额度,谁核准的?朱元璋曾泪眼朦胧许诺:“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句话够掏心了,把老朱佃给都搬出来也不过如此。
后来朱元璋成了皇帝,开明了,陈家起飞了——金钱、爵位、地皮、姻亲,陈家名声在南京拽得跟徐达、常遇春有一拼。这段日子,陈家每年都在收“命换来的分红”:侯爵,粮田,甚至亲家味儿的锦上添花。你说要是评个“投桃报李模范单位”,朱元璋也能拿个优秀奖。
可惜这世上的天平,沒谁能尺度精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一爆,陈家在望着大明的金碗金筷时,突然发现,锅没了。陈镛,一时嘴馋,和胡惟庸结伴吃喝,稀里糊涂挨了股权清算。朱元璋看了眼名单,翻翻旧账,最后一拍桌子:“抄家,罢爵,但留命。”人情没有被彻底打折,但也远远没还上本金。
这里我忍不住想问一句,陈德的九箭之恩,就剩个不杀人吗?这赔本的买卖,搁微信朋友圈都发不出去。要说朱元璋没良心吧,人家好歹没赶尽杀绝;要说他念旧吧,陈家从高门豪户变去喝稀饭,这差距,搁市井里,都能写一出血泪小品。
你我都知道,皇帝这碗饭,比宫门外的早点摊还难吃。朱元璋不是老板,陈家不是员工,他们是把棋子。朱元璋要的是整个江山稳固,陈家只关心自家三餐。身份一换,感情就变“公司制度”了。朋友可以替你挡子弹,但不能替你背锅。
其实当时朱元璋要是再给自己找点理由,完全能说:“我给了你们家十年好日子,这已经是天下独一份了。”但我们都知道,江湖规矩是“一码归一码”。陈德舍命救驾,是侠义;陈镛涉入大案,是权术。侠义和权术,就像家里冰箱和暖气,打开一边就得关掉另一边。
反过来想想,假如朱元璋这次网开一面,陈家不仅活着,还留爵、留财,那下一个功臣是不是也敢和胡惟庸称兄道弟?以后谁还怕皇帝?权力面前,谁都是打工人,只有皇帝自己,既当老板,又是HR,又当裁员刀下鬼。
有时候我们老觉得古代皇帝薄情,其实是他们太清楚“厚情”的后果。你看,陈德挡九箭,没换来陈子善的女儿能当公主,也没让陈家世世代代吃皇粮。你救了我一次,我报了你十年,可一旦你家有人搅了我江山,对不住,命可以留,米不能给。
这一切都太像职场——你不是没帮过“大老板”,遇上公司动荡,“以前跟我铁的那些人,现在要么吃空饷,要么主动请辞,剩下的,躲得见不到影”。人与人之间,永远只值到下一次“升级考核”,考不及格,感情账就变坏账。
有时候我挺替陈子善这孩子憋屈。八岁的孩童,认恩不认权,他的世界只有“爷爷是英雄,所以后代要幸福”。可在朱元璋的世界里,“岁贡米面”、“社稷安危”才是头等大事。陈家是功臣,但沾到权力边就是老鼠。九箭的恩情,到底输了给九盏茶的政治算计。
这么大一段历史,其实答案早藏在坊间那句老话里:伴君如伴虎,虎恩如水,转头不认。你在江湖里救人,是侠客;你在朝堂上想要报恩,是疯子。不管你怎么仗义疏财,到了大明的官场,就是——“恩情收割机”。
当然,朱元璋并不是铁石心肠,他给了陈家“最温柔的处罚方式”,命留了,爵没了。比起蓝玉那满门抄斩,陈家已经是“幸运小强”。只不过这种幸运,还是让人没滋没味。就像没了糖的糖葫芦,剩下的只是冷甜。
历史这锅粥,有人喝得欢乐,有人喝到稀。陈子善没能要回爷爷的荣光,朱元璋没能再回兄弟的义气。到底这段恩仇,是谁亏了?是陈德的九箭,还是朱元璋的无情?如果你是朱元璋,你能不动心吗?如果你是陈子善,会不会觉得世道太凉?
恩义、权术,世道、天命,终究是缠在一起的麻花。我们在故事里吐槽朱元璋忘恩负义,也没法保证自己当了老板能做到不裁“老朋友”。人性复杂,权力冷漠,皇帝和功臣的恩仇,是给后人做思想体操的好材料,押题一百分,实操查无此人。
历史不会给你标准答案,只有不同角度的镜头。今天我们看陈子善的质问,感慨世事无常;明天我们也许靠着权力维护自家蛋糕,不惜翻脸断情。你怎么选,江山怎么走,谁知呢?不如留下一句:“下次遇见九箭的兄弟,记得问问价再挡。”
欢迎讨论,你觉得一个救命之恩,到底应该值几代人的荣光?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如何开杠杆炒股,十大配资公司,配资实力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