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预见能源
作者 | 柯阳明 杨锐
编辑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6月23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第三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督察组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工业园区和矿区点多面广,资源型、结构性污染突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问题多发,自2021年以来乌海市的违规新增焦化产能220余万吨。
其中,君正化工公司违规新增产能200余万吨,并且还擅自投产焦化项目300万吨/年。
资料显示,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正集团”)旗下就有一家叫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且还位于乌海市乌达区工业园区。
君正集团成立于2003年,作为内蒙古地区传统能源龙头,主营煤炭、电力、化工等产品,依托内蒙古资源优势,构建“煤-电-氯碱化工”及“煤-电-特色冶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然而近年来受行业寒冬与周期性波动影响,君正集团盈利能力开始显著下滑。根据近几年年报显示,君正集团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40.67%降至2023年的23.59%,2024年更是进一步下滑到19.02%。
分行业板块来看,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是君正集团的占比最大的板块,2019年实现营收65.79亿元,占比当年总收入的67.10%,毛利率也高达39.78%;其中聚氯乙烯产品是最重要的产品,2019年实现业务收入为49.32亿元,毛利率同样非常高,具体为33.89%。
但现如今该板块以及产品的毛利率都早已腰斩了,2024年年报显示,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板块的毛利率为17.48%,聚氯乙烯产品的毛利率为10.45%,下降幅度非常大。此外,2023年该板块毛利率跌到了16.21%,该产品的毛利率甚至跌到了6.01%。
从业绩来看,2021-2024年君正集团的营业收入为193亿元、214.6亿元、191.2亿元、252.1亿元,同比增长30.35%、11.21%、-10.88、31.83%;净利润分别为45.36亿元、41.57亿元、27.23亿元、28.04亿元,同比增长-5.79%、-8.35%、-34.50%、2.96%。
可以看出,在君正集团毛利率大幅下降的情况,君正集团的营业收入却呈巨幅增加趋势,另一边净利润却呈下滑趋势,从高点45.36亿元降到28.04亿元。这说明君正集团在主营业务毛利率不断下滑的情况下,选择了扩大产能,通过增加销量从而来弥补单价下滑的差距,从而造成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不过,可以发现在2024年君正集团的业绩有所回暖。此外,据2025年一季度的情况显示,一季度君正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2.06亿元,同比增长19.4%;归母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增长41.4%。
对于业绩增长,君正集团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绿色可降解塑料项目相关生产线的建成转产,产品品类及产量增加,再加上煤、兰炭等部分主要原材料的进价也同比下降,从而使得业绩增长。也就是说业绩增长并不是主营业务大幅好转带来的,很大一部分是绿色项目建成转产从而带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业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君正集团早就加速布局新能源等绿色项目。今年3月初,君正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签署了《阿拉善风光制氢及绿色能源一体化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共分成两期,总投资额合计约193.6亿元。
另外,早在2023年8月,君正集团就宣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建450MW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5.73亿元,并于2024年11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但,外界也有分析师说,光伏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短期难见现金流,尹正集团也没有公布重大光伏项目实质产能或收益情况。氢能则属于战略刚起步,回本周期长,对于依赖传统现金流的君正而言,仍是高风险投机。
不过,君正集团版图会这样四处扩张,一方面是主营业务下行所“逼迫”,另一方面恐怕也离不开背后实控人杜江涛——连续多年蝉联内蒙古首富。
1969年,杜江涛出生在内蒙古乌海的一个贫困牧民家庭,1987以乌海市第二名的成绩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有意思的是,杜江涛的妻子郝虹也是乌海市人,并且当年的高考第一名就是她。
199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后,杜江涛放弃保研进入深圳打拼,但工作几年后,杜江涛又回到母校读研。由于本科毕业后有在渣打银行的工作经历,因此杜江涛1996年从母校再次毕业后,创办了北京君正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以证券投资咨询为主要业务,通过大量购买三桶油的股票,赚得盆满钵满。
但,或许是从小生活在乌海市,让杜江涛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2003年杜江涛就响应西部大开发政策回归乌海,初步建设能源化工体系。彼时恰逢地方资源型地区发展契机,使其迅速积累资本并进入更高层级,形成了现如今覆盖氯碱化工、冶炼、煤焦化、矿业、电力等多个行业的君正集团。
杜江涛本人也因此从2009年就登录富豪榜,据胡润研究院统计,其曾七年蝉联地区首富。据最新的《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杜江涛及其妻子郝虹以3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889位,在内蒙古排名第一位。
在君正集团事业如火如荼之时,杜江涛还孵化着另一家创新型公司——博晖创新。
这是一家医学检测、血液制品及疫苗为一体的生物高科技企业,创办于2001年,在2011年君正集团登陆上交所主板后,2012年博晖创新就紧跟着登陆深交所,同年杜江涛夫妇也首次成为内蒙古首富。
此外,尽管投资实业,但杜江涛对起家的金融业依旧念念不忘,据统计,杜江涛旗下已成功布局了一个包括基金、保险、银行、证券、互联网小贷等在内的金融版图。
其中他持股15.60%的天弘基金最为出名。据悉,天弘基金是现如今支付宝的母公司,2007年杜江涛出资3120万元拿到26%的股权,2011年又出资4337万元拿到10%的股权,后面阿里系入场,几经变更,最终阿里成为天弘基金的实控人,天弘基金被纳入阿里系,杜江涛则持股15.60%,没有丢掉“这块肥肉”。
然而,在2019年杜江涛的事业出现了拐点。
2018年4月25日,曾任乌海市市长、市委书记的“大老虎”白向群宣布被查,被控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515万余元。当时坊间流传杜首富与这位“大老虎”有所牵连。
随后,2019年,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期间,新闻发言人对外宣称,君正集团的杜江涛被责令辞去全国政协委员。
之后,《国家监察》播出后,据白向群的专题内容显示,白向群曾为一个内蒙古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杜某某进行煤炭资源配置,并收取了一套价值1600多万元的北京房产。
在被辞掉全国政协委员后,此前风光无限的杜首富,也几乎淡出舆论舞台,君正系也进入相对低调的布局阶段,大规模扩张行为有所收敛。
现如今,杜江涛旗下的君正集团正面对业绩下行压力。其新能源布局可视为一次生存突围。光伏、氢能等绿色方向不仅符合国企混改和“双碳”政策,也可能打开未来成长空间。然而,短期投入高、建设周期长的特性使其尚处于起步期,若君正集团不能及时形成规模和稳定利润,反而可能进一步拉紧资金链。
因此要想成功突围,君正集团需打造“三条腿”支撑体系,一是持续优化主业,稳住现金流;二是将新能源项目规模化,形成市场品牌效应;三是完善资本运营能力,将金融、医药等板块协同带来更高附加值。但这对资本分配、管理效率与战略执行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此外,君正集团今日境况可谓典型资源型企业转型阵痛。企业主业疲软、跨界投入高、杠杆偏高都使其在短期内面临不确定风险。实控人杜江涛的公众身份和敏感背景,也可能增加企业经营透明度与监管合规成本。
但恰恰在此“危机”,也隐藏“转机”。新能源方向若能真正形成盈利点,将为君正集团稳定增长提供强支撑,资本体系若能优化整合,也可降低外部融资依赖和政策风险。
责任编辑:尉旖涵
如何开杠杆炒股,十大配资公司,配资实力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